我院卢小泉、翟艳玲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angew. chem. int. ed.发表研究成果-亚博im电竞

 我院卢小泉、翟艳玲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angew. chem. int. ed.发表研究成果-亚博im电竞
学术动态

我院卢小泉、翟艳玲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angew. chem. int. ed.发表研究成果

  • 作者: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9-07
  • 点击量:

近日,我校分子测量学研究院卢小泉、翟艳玲教授团队在电催化还原co2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,研究成果以“dual-metal sites drive tandem electrocatalytic co2to c2 products”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. chem. int. ed.。我校为唯一完成与通讯作者单位,卢小泉教授、翟艳玲教授和郭伟伟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,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谢桂仙为第一作者。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。

地图描述已自动生成

作为液体燃料的乙醇(etoh)是电还原co2主要的c2产物,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。目前工业上制备乙醇仍依赖化石燃料容易造成环境问题,且反应过程成本较高、技术复杂、副反应较多,所以利用电化学技术还原co2高效制备乙醇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,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。c-c偶联反应在电还原co2制备多碳产物中起着重要作用,*co二聚化是生成c2产品的关键步骤。另外,调控关键中间体(*ch2cho)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改变etoh和c2h4的选择性。基于此,我们设计了一种由分散的cuox和pdo双纳米团簇组成的1.4%pd-cu@cupz2催化剂,该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c2 法拉第效率和良好的稳定性,而且相较于cu@cupz2,etoh的选择性显著提升。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,增强的界面电子转移促进了*co中间体的吸附以及cu-pd双位点上的*co二聚。此外,pd的亲氧性可以稳定关键中间体*ch2cho,从而更高效地促进质子耦合电子转移,使得反应路径向乙醇倾斜,cu-pd双位点的协同串联作用有效提高了乙醇的选择性以及加速了co2还原转化为c2 产物。该工作对于精准调控反应路径提出了更深入的见解,并促进了电催化还原co2制备重要化学品的工业化进程。

分子测量学研究院成立两年来致力于电化学材料合成与绿色催化、单原子仿生催化界面分子测量等研究,在学生培养、学术论文、科研项目、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高水平论文产出方面,2024年(1月-9月)已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、applied catalysis b: environment and energy(if=20.2)、nano letter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、analytical chemistry、chemical science、small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多篇。

论文链接:

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

地址:青岛市宁夏路308号  邮编: 266071

网站地图